通向自由之路(1)起步篇

之所以取这个名字,是因为想写一个系列博客来记录一些技术之外的所学所得。

什么是自由

以前傻乎乎的认为自由就是想做啥做啥,无拘无束。却发现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却是懒散,是一种对以后的自己的不负责。尽管自由,可没有目标,盲目而又原始。

最近一直在坚持做keep锻炼,看到一句话很受鼓舞,自律给我自由。才发现只有先实现自律才会有自由。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,他做的事总是在受习惯和即时诱惑所影响,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,几乎永远都在推迟去做内心真正所渴望的事。也正是自律,给了你心底的驱动力。

我渴望的自由

在我浅薄的认知下,我所渴望的自由有几个方面。

一是实现财务自由,即收入能够抵过日常支出,且资产在一定安全界限内。

二是实现深度践行。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须躬行。将所学的思想和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,并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。尽管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,不过总觉得自己做的浅薄,总是在纸上谈兵,浅尝辄止。

暂时想到这两点。

通向自由之路

最近花了一部分自己的闲钱订阅了李笑来老师在得到APP上的专栏:通往财富自由之路。说起李笑来老师,自从开始看他的作品,使我开始重新意识到自我这个层面了。以前很少去思考自我的认知,看完《把时间当做朋友》意识到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的重要性。一直觉得开源免费才是王道的我,也开始意识到我花钱买到的不仅仅是每次的订阅内容,还是一次对自己的提升,对知识的尊重,更是在帮你过滤掉无用信息,发现精华所在,也是免费这个鱼龙混杂所不能达到之处。我甚至成为了笑来老师的迷弟。这个专栏我开通主要是想记录这个订阅号里的内容。毕竟道理这种东西,说的再多也没有用,貌似理解了却实际上左耳进右耳出是最普遍的现象。践行,才是根本。

一个更源头的问题

在谈财富自由之前,谈一下一个更加源头的问题。

有些目标,比如眼前这个金光闪闪的“财富自由”。我们明明感觉自己为之使出了浑身气力,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,却没有以我们期望的速度向他靠近呢?

笑来老师于是提到了一个这样的例子:

我要变得很牛逼。

可至于怎么样才算牛逼,却卡壳了。

正是因为这种尴尬,反映出绝大多数人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,可能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清楚。因为你一直在做无头苍蝇似的飞行,你连你要的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。

语言学家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的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,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;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空缺某个概念,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想过那个事情。也就是语言所存在的反向塑造。

如果我们的脑子里一个概念不准确、或者没有准确、正确的定义,那么我们必然没有办法准确,正确的思考下去。

找到它的定义

所以,我们要先弄清楚这个定义到底是什么。在维基百科里提到财富自由:

财富自由是指你无须为了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。简单的说,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,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渴望达到的状态,如果进入这种状态,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退休或者其他各种名称。

而在之上,笑来老师提到了更精炼的定义:

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,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。

我们每个人做的所有奋斗的本质,都是让自己出售的时间单价更高。但是人群中的少部分人会对这个概念产生质的飞跃,就是把原来一份的时间,卖出多份。像畅销书作家,老干妈就是这样的人。

财富自由不是终点

这个论点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观念。笑来老师提到连死亡都不是绝对的终点,有些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,依旧在影响着一代代的人。那么,财富自由又怎么会是终点呢?事实上,当你这样想的时候,你基本就没希望获得财富自由了(汗 = =)。因为你的脑子里会产生别的乱七八糟的想法,你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极大的扭曲。你的每一个选择,都因为错误地认为某个其实不太重要的东西更重要而扭曲。

例如,大多数人常常这样想,“如果我财富自由了,我就天天打游戏。”反而会将自己的价值导向所歪曲。你会觉得手头的事情和天天打游戏相比变得不再那么重要。
进而,厌恶自己手头做的事情。正是这种观念,在使你的生命变得令人生厌,散发恶臭。

在获得财富自由之后,还是会不断做事,专注于成长而不是成功,不管你获得了怎么样的成功,你依旧需要成长。

把大脑洗干净

在自己找到一个定义的同时,也正是对自己的一次净化,剔除那些他人错误观念带来的污染,暂称之为洗脑。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及时。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,几乎可以凝练为这两个条件。有没有足够多清晰、准确、正确的概念;概念之间有没有清晰、准确、正确的联系。

总之,在踏上这条路之前,你要先想清楚,这件事真正的意义是什么。如果你暂时对它有错误的认识,尽早通过洗脑的方式来找到正确的方向。想清楚可以让你在正式跋涉之前事半功倍,不再盲目飞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