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向自由之路(5)元认知能力篇

元认知能力(metacognition):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’s own thought processes.即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。

认知能力好比是马,而元认知能力是马车。

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,有多少次是马随意地拉着马车跑,而不顾马车夫的指令。这正是元认知能力的不够,导致无法好好控制认知带来的结果。

你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,开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,你可能意识到的是:

  • 啊?之前我想的竟然都是错的
  • 啊?原来是这样的啊
  • 道理挺简单的嘛,为什么我之前竟然完全没有想到
  • 嗯!我知道了,我现在应该这样想才对
  • 嗯?我怎么又被带回去了呢?明明学过的道理怎么就忘了应用呢?
  • 唉,知易行难啊!我就不信我搞不定!

“恍然大悟”的瞬间其实来的并不轻松。

越是简单的事情越容易被忽略。因为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这些表层的意思,而不再去深挖其中的本质。

当你有了“这么简单的道理,我怎么才明白”的感觉时,那层貌似简单的窗户纸才被你捅破。

把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方式讲清楚不容易。让别人意识到简单的东西,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则更加不容易。

元认知能力的强弱,决定一个人每个方面的强弱,甚至不夸张的讲:

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——其他都是附属因素。

尽管上面那个思考过程看起来非常简单,可就是这简单的思考,竟然是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都没有学会的技能,甚至都没有想过应该习得、锻炼这种技能。

从这个角度望去,古来教育在这个最重要的能力上贡献几近于零。又,竟然还是在它原本如此简单的情况下。

“学习学习再学习”,意思是先要掌握学习的方法,再用合理的方法去学习。

而我们教育中缺少的重要一环,就是把学生们的“元认知能力”培养起来。让大家知道,自己是大脑的主人,而不是反过来被大脑控制。
(确实自身存在很多次被大脑控制的场景,尤其是忍不住想去打游戏,想放松自己的时候。)

大多数人没有想明白的道理是:

我们大脑可以有多个层次。

持续升级自己的大脑,不断地站在更高的层级去控制下面的大脑,这才是我们作为人类进化最有效的手段。

那么多人之所以容易受情绪干扰,脑子不清晰,其实是因为总是站在最底层与大脑纠缠,而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有机会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控制它。

一个格外举足轻重的例子就是:“情商”。那些被认为“情商差”的人,本质上来看,其实就是无法正确理解别人的感受,这其实就是来源于元认知能力的欠缺。

一个连对自己的感受都不能完整正确的认知的人,怎么可能完整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呢?

所谓的“将心比心”,的确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——因为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、思考原理、思考方式;更是因为大多数人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思考结果是否正确合理。

所谓的情商和智商只是一些外在表现形式,而一个人能否在这些方面获得高分,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对这些概念有本质的理解。

看到智商高的人,总觉得人家天生聪明,可以轻松解开复杂的数学题目。而不会觉得,对方其实是知道了数字背后更深层次的原理。

看到情商高的人,就会羡慕对方的社交能力,但真正本质的是对方能够洞察每个人内心的需求。

元认知能力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它不光能帮你了解自己,同时还会让你更加了解别人。

在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中的副标题中提到的”心智”,指的就是具备足够元认知能力的大脑。

  • 时间总是在过后才显得飞快。。
  • 真的是这样呢,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?
  • 若是这种感觉是真实的,那我为什么竟然忽略了这个事实?究竟错过了什么?
  • 我还需要纠正什么?

元认知能力强的人,在阅读的时候,时时刻刻注意到自己的思考和思路,时时刻刻都在对自己的思考和思路进行“反思”、“校验”、“修订”,当然最重要的是:“升级”。

每一个人的文字就是每个人的想法。

你在读别人文字的时候,就是在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自己作对比。这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元认知的过程。

如果你有记录的习惯,阅读过去的文字就相当于和过去的自己做一个对比,反过来检验一下这段时间自己思维方式的变化,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。

多去看别人的文字,同时自己也要多记录多回顾,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威力是巨大的。

所以,他们在读书的时候,他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文字以及文字所阐述的道理,他们更多注意到的是作者的思考方式,作者的思考方式和自己的思考方式的不同,以及,若是作者的思考方式可取的话,自己的思路又该作何调整?这也就是同一本书读完,为什么极少数人却能非常成功——因为他们改良了自己的思考方式,从此可以“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思考”······

他们在上学的时候也是如此。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在为了应付考试而疲于奔命,他们却学会了如何学习。在工作的时候,而不是疲于奔命,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工作,如何有效地领导,如何有效地创造价值······在于他人交往中,大多数人都是在自说自话的时候,他们却可以成为“有效的聆听者”。

最近二十年里,认知科学和脑科学长足发展,关于“成功学”的理论基础也有了很多次的升级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,人与人之间的技能差异,证据确凿地来自于“刻意锻炼”(Deliberate Practice)。而一个人能够仰仗的就是元认知能力,反过来,元认知能力也必然会在刻意锻炼中被不断增强——现在你能想象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了么?

有一种其实很普遍的病症,叫做抑郁症。今天,抑郁症的病因也没有一个清楚合理的完整解释,不过有一点却是达成共识的:元认知能力的提高,可以有效的防止抑郁症的发生。当然,这也是有效的治愈方法。

元认知的提高在方方面面帮助到自己。

比如和伴侣吵架,吵架大多数原因是因为沟通不足,不光是时间不足,还有深度的不足。

除此之外,元认知能力还是你大脑的“食品质检员”。他能帮你筛选出
那些真正有质量,能够帮你提升思维能力的养料,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的把关,就相当于不顾自己的大脑饮食健康,最终没能有一个强健的大脑也是必然的事情。

那,为什么说“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——其他都是附属因素”呢?原因很简单:

你的财富创造能力取决于你能给别人创造多少真正的价值。

你的创造,只有你觉得有价值是,是没有什么意义的。要他人也认为有价值才可以,并且人数越多越好,人数越多,你创造价值就越高。

再举一例,元认知能力差的人,性生活质量也会很差。因为元认知能力差的人不可能懂得如何照顾对方感受。

于是,你只能通过不断地加强自己的“元认知能力”,以求自己的思考和思路越来越接近于正确、完整、高效。乃至于有一天,你随随便便创造出来的东西,都是真正有价值的,不仅对自己有价值,对他人也有价值,那时的财富,只不过是“顺手而得”的东西而已。

这个专栏背后的科学基础只不过是两个特别简单的事实:

  • 元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可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。
  • 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习得,还可以通过刻意训练长期持续的发展。

其实我们不妨把大脑当做一块肌肉。

没有人天生就拥有健硕的体格,也没有人天生就有强大的元认知能力,这些都是后天锻炼出来的。

只要是肌肉都符合“用进废退”的规则。同理,优质的书籍和文章就是我们训练思维的工具。

而且“健脑”和健身一样,其实是看得见的、实实在在的变化。

我们每周都在更新观念,而所谓的“更新”,之所以可以成功,就是因为读者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,于是,能够意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这样的,意识到这样和那样有什么不同,甚至,在对与错,好与坏,优和更优,差与更差之间反复选择的过程中,不断强化自己的元认知能力······

还有一样的:

我们不会着急到“想用一篇文章立刻改变自己”的地步——因为我们与他人不同,我们有足够的耐心。我们是一群决心要生活在未来的人。于是无以伦比的耐心必然来自于一个事实:

我们知道我们想要改变的,能够改变的不是现在的自己,而是将来的自己。但是,现在要做的不是空想,而是践行。

思考问题

1.你觉得你的元认知能力强么?又,在思考哪些领域那些事情的时候,觉得自己更强?

2.现在你已经知道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了,那么你觉得在思考哪些问题的时候,必须刻意运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?

3.如果让你自己想,你能找得出哪些提升元认知能力的方式方法?

4.你已经意识到了元认知能力的重要,那么你如何才能让你的亲人,挚友也认识到元认知能力的重要?

5.观察周遭,你觉得谁的元认知能力更强?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?

6.很多时候,并不是他人不理解你,而是你自己没有想清楚、表达清楚,所以他人无法理解你。能想到一个自身的重要经历是这样的么?从中你应该得到怎样的反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