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遇到一扇被锁着的门,你应该去哪里找钥匙?尽管不知道到底去哪找,但是不应该只盯着锁头看,是吧?
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只盯着问题看,只盯着问题想,盯着问题找解决方案往往都是以无奈告终的。
但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的注意力除了被各种娱乐新闻占据之外,还有很大一部分被“困扰我们的问题”所占据。
而我们投入了大量注意力了之后,之所以最终收效甚微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关注点仅仅放在了问题本身上。这其实也是一种用蛮力解决问题的表现。
之所以说的“学习学习再学习“,也就是希望你用对力的方向。如果方向错了,越努力就可能结果越糟。
一旦你遇到问题发现自己正在“之盯着问题本身思考”的时候,你的元认知能力应该被激活。让它告诉自己:
不对,我得把我的注意力从问题本身移开,因为解决方案肯定在其他地方。
调用元认知能力就想系统的“自动弹窗”一样。,知道了训练方法,了解了原理还不够,最重要的是要让它成为一种本能反应。这必须要经过刻意训练才能完成。
这就好像你升级了操作系统,但不去使用,而对新功能不闻不问。那这和没有更新其实一样,甚至更糟。
其实不光是我们的元认知能力。回想之前的内容,有多少概念已经模糊,甚至不记得了,及时回顾之前的知识,使其成为自己的习惯。
一个最好笑的例子是,谈恋爱这事儿,真的很锻炼元认知能力,也很需要元认知能力。明明刚才还好好的,怎么突然之间女朋友就变脸了?!最大的苦恼就是:
女生怎么不能就事论事呢?
其实调换一下角度也是如此,本质上跟性别没有必然的逻辑锁定关系。另,别觉得谈恋爱跟长期开开心心谈恋爱,就会省出很多用来伤心难过的时间去做正事,这其实跟财富也是有很多必然相关性的,在这点上还是强烈认同的。
遇到了必须解决的问题,别人盯着问题看,我却能想明白应该去别的地方找钥匙:管好自己就行了,想办法做正确的事情,这个最重要;然后再想办法找正确的方式,哪怕做事的方式错了也不所谓,那毕竟是可以修正的;哪怕效率低下一点也可以接受,毕竟只要做了就有累积。
很多人说,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积累,现在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钥匙。
其实没有人一开始就能轻松打开困扰自己的锁头,更别说有足够多的领域去寻找自己需要的钥匙了。
比如说,心理学虽然是个隐藏大量钥匙的地方,如果你没有“找钥匙”概念,即便读到了一些内容,你也不会应用到生活中来。
所以,平时就要养成自己的记录习惯。
不论是遇到什么锁头,还是什么钥匙,都要记得记录下来,不断的回顾总结。
赚钱这事也一样。民间早有这样的说法:你追钱,追不上钱;钱追你,你跑不掉…别人都盯着钱看,这确实是个问题,但我觉得最终的解决方案一定在其他地方,最终,我认定能力最重要,盯着自己的能力看,盯着自己的能力成长才是真正的“钥匙”啊。
这也正是为什么自由之路不谈钱的原因。总盯着钱的人,通常赚不到钱。真正赚到钱的人,通常会把注意力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上。我相信这一点,这也是我常常记录博客的原因。
如果你能合理使用自己的注意力,试着活在未来,并且刻意打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,估计不想要赚到钱也很难。
在起点上,自己确实是有缺点的,可能落后于他人许多,但只要处在正确的学习状态,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人,都是在不断的累积,正在一点点的变好。
最近在《精进: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》里面也正有提到这个事情,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,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,可以从两个角度评估: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的大小,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、情感层面的,也可以是身体、物质层面的,我称之为“收益值”,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的衰减程度,我称之为“收益半衰期”,半衰期时间长的,其影响也就越持久。
做事判断的两个标准:
1.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,只要不是做短半衰期的事情,这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,就尽管去做。
2.不要只盯着“高大上”的事情,一些不重要,不紧急的事情,只要对你的长期有益处,仍旧可以去做。
因此,这个万能钥匙是这样的:
当你遇到锁头的时候,要想到你应该去别的地方找钥匙……
这也正体现了多维度思考的一个方面这把万能钥匙用法很多。
比如,很多人苦恼自己的英语遇到了瓶颈,其实钥匙并不在其他地方,而在于你自己本身的语文(母语)就很差;很多父母苦恼:“孩子怎么这么没耐心呢?”其实他们作为父母就是没有耐心的;甚至,很多人认为“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”的人,其实没想过那很可能不是这个世界的问题,甚至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,而是TA是否配得上被公平对待的问题……
其实自己在英语听力方面很差,确实问题有可能不是出在听上面,而是出在说上面。道理很简单:只要说的出,就能听得懂。所以听说双管齐下也许会好一点。
这是放在哪门语言都通用的道理。你甚至不需要说的很标准就可以听得懂,这就好比我们很多地区的人普通话不标准,但是几乎没有人抱怨过听不懂新闻联播。